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浙江畜牧业创新发展“八大模式”31个案例新鲜出炉!
最新动态
浙江畜牧业创新发展“八大模式”31个案例新鲜出炉!
2025-08-121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
近年来,全省围绕以“千万工程”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“三大差距”工作部署,主动变革创新,在畜牧科技、生产模式、运营方式、产业形态和富民机制等方面,涌现出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案例。在日前召开的浙江省畜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,公布了畜牧业创新发展“八大模式”31个实践案例,协会会长单位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“生猪全产业链一体发展模式”,副会长单位浙江一鸣食品有限公司的品牌营销模式,副秘书长单位长兴意蜂蜂业的联农带农模式,以及青田欣宏源生猪、绍兴一景奶牛、浙江莲心立体羊场的智慧养殖模式,美丽健德清牧场的牧旅融合模式、浙江汇农农业的村企合作模式等多家理事单位的创新发展案例入选。


浙江省畜牧业创新发展“八大模式”及实践案例名单

85e25b0166ef43c18f7d2f5d214956e4.png.png

绿色生态模式

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,通过技术模式等创新,实现资源高效循环,环境最小污染,推动畜牧业与自然协同共生。

淳安县“鸡菜共生”

d00759a88338002abd0785b79370897b.jpg.jpg

打造“鸡菜共生”立体生态农业体系,每亩菜园配置10座鸡舍,每舍养鸡15只左右,形成“空中禽舍—地面菜畦”的垂直空间布局,有效节约空间,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,为周边村民拓宽收入渠道。

缙云县“茭鸭共生”

72902077c4e1b9c30d56b13cffb1ca09.jpg.jpg

每亩茭白田放养5—8只缙云麻鸭,鸭子田间采食,鸭粪直接还田,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。目前,缙云县每年推广茭鸭套养面积1万亩以上,农户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。

安吉县“竹林鸡”

bf31de779d313206d6378889fcf8468c.png.png

放大县域生态资源优势,开发利用林下经济,大力推进竹林鸡产业发展。截至2024年底,全县竹林鸡年出栏120万羽,养殖场户综合效益提高30%以上,形成了南部山区、西北部丘陵地区竹林鸡产业带。

景宁县“白山羊”

利用白山羊食草但不食茶叶的特点,推出“茶园养羊”模式,通过羊吃杂草、羊粪施肥、羊肉卖钱等方式,构建起“网格化轮牧机制”。全县“茶园养羊”面积1万余亩,养殖白山羊1100余只,全年利用秸秆1.5万吨,户均增收1.4万元。

智慧养殖模式

依托先进技术设备,实时监测畜禽生长环境,优化算法,构建“数据采集—智能分析—精准执行”养殖闭环,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。

淳安县“明康汇蛋鸡”

引进先进蛋鸡饲养设备,通过环境控制器、TS链式喂料、智能饮水及履带清粪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,一栋10万只鸡仅需一人管理。目前蛋鸡存栏60万只,日产鲜蛋54万枚,年产值达1.8亿元。

绍兴市“一景奶牛”

f3c0d0b531235ea78fe29d92ee8f79e9.png.png

建成全封闭控温牛舍,引进意大利司达特自走式TMR饲料搅拌车和精准饲喂系统,全方位监测牧场饲喂情况。员工人数从300人降至70人,年节约人工成本108万元。

青田县“欣宏源生猪”

依托猪舍环控、智能喂料、气泵送料、能耗监测和业务财务一体化等系统,5分钟即可完成4500头母猪投喂,通过实时分析养殖成本、生猪存活率等核心指标,实现数据智能辅助决策。

长兴县“莲心湖羊”

d08c7dc4228c899f48f18dead35b438a.png.png

建设山地丘陵地区多层羊舍,利用垂直空间扩大单位面积的养殖容量,采用二层、三层羊舍养殖较传统的单层养殖土地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5%、133%。现已建成多层羊舍11幢,存栏湖羊1.5万只。

牧旅融合模式

整合畜牧业生态资源、文化元素与旅游服务,构建“养殖+体验+消费”多业态融合场景,推动产业延链发展,拓展养殖主体收入渠道。

泰顺县“云岚牧场”

fad3a83974a1d3e8d1c9df745f889471.png.png

打造农牧休闲度假区、乡村文化体验区、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大版块,推出滑草场、萤火虫观赏基地、“星空露营节”等热门项目。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,旅游综合产值达3亿余元,牧场所在村成为远近闻名的“百万村”。

金华市婺城区“熊猫猪猪”

b43ee84c05078425135842a730914cdc.png.png

打造全球首家以金华两头乌为IP形象的复合型游乐牧场,建有两头乌猪博物馆、5G智能数字化养殖中心、两头乌欧式城堡网红打卡花园、欢乐小猪村等板块。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230万余人次,实现营收约2.3亿元。

嘉兴市秀洲区“冻兴牧场”

0ed27885ec3cb16a75fe2f93453e3868.png.png

结合奶牛养殖场与文旅产业,打造“牛花花小镇”,推出牛哞哞萌宠乐园、牛果果采摘园、牛香香餐厅等体验场景。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。

德清县“美丽健牧场”

9536f4e98398a2adc6cde38a06cc3097.jpg.jpg

将传统奶牛牧场转型为集科普教育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园区,打造田园牧歌、点滴甘乳、旧忆农桑、晴昼花海、闲隐泽畔等5个场景,每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,带动三产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。

全链发展模式

贯通饲料生产、良种繁育、规模养殖、屠宰加工、冷链物流、终端销售及废弃物资源化等全环节,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全程质量可控,增强产业发展韧性,带动全链条增值。

义乌市“华统生猪”

98370fc3e41b92d522baa148058db13b.png.png

构建了“饲料加工—生猪养殖—屠宰分割—精深加工—商贸流通”一体化产业链,省内建设18家现代化楼房养猪场,全国布局27家生猪屠宰企业,实现年生猪出栏310万头,屠宰产能1500万头。

海盐县“青莲黑猪”

构建从良种繁育、生态养殖、屠宰加工到品牌零售和文化旅游的黑猪全产业链,打造“膳博士”“黑猪专家”等高附加值品牌,为杭州亚运会、世博会等活动提供猪肉产品,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增收5万余元。

桐庐县“天厨蜜源”

8915c29c3a6f27a27567818552b82252.png.png

构建养殖、加工、研发、销售及文旅融合的完整链条,实现从蜜蜂养殖到终端消费的闭环管理,蜂蜜日产能达50吨,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及地区。打造蜜蜂小镇,提供蜂文化体验游和蜜蜂知识科普。

海宁县“鑫宁禽业”

127767eb19a31d2bb55685c9ca79d7cc.png.png

按照“做优前端、做强中端、做宽终端”定位,打造了从鸡苗到成品的家禽全产业链。目前已具备年出栏家禽500万只、屠宰销售冷鲜家禽2000万只、年生产肉类制品3000吨的生产能力。

村企合作模式

企业负责养殖技术研发、品牌建设、市场拓展等,村集体负责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、设备采购等重资产环节,实现资源互补、利益联结与风险共担。

江山市“汇农蛋鸡”

c8642155912805613e9455a3a24122f7.png.png

企业租赁获得养殖场经营权,村集体获得租金收益。目前蛋鸡总存栏量170万只,已辐射江山市69个重点帮促村,每年各村共享固定租金收益1023万元。

金华市婺城区“金婺蛋鸭”

4ccbc1683b14795418b1966be696e654.png.png

企业提供标准鸭苗、无抗饲料、养殖技术或循环代养等,村民利用自有庭院、自留地等闲置场地进行无抗蛋鸭养殖,带动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,年供应鲜蛋2000吨,累计增加村民收入800万元。

海宁市“立华肉鸡”

村集体提供土地、开展基建,企业负责设备安装及后期承租饲养,建成金扬现代化养殖共富基地。2024年肉鸡销售额8.6亿元,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新增180万元,同比增长148%。

桐乡市“子阳湖羊”

44350983085b80755d4dcce4e0e573d7.png.png

桐乡市石门镇8村联建3栋双层现代化万头羊场,企业租用、固定返租,每年村集体获得固定租金138万元,周边农户通过认养、代养、直接就业等方式共享产业发展红利。

联农带农模式

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纽带,通过订单生产、保底收购、二次分红等方式,将分散农户嵌入现代产业链条,降低农户市场风险,实现利益共享。

开化县“年猪”

6a2fa1d65dfc73d400d3b7bedc10e1f8.png.png

依托龙头企业,发扬山区养年猪传统,开展养殖溯源与订单直供等。2024年全县年猪养殖综合产值突破1.6亿元,带动8千余农户平均增收1.25万元。

天台县“和盈肉鸡”

公司承担种苗繁育、饲料兽药供应和市场开发等,合作社为合作农户建立相互担保、相互帮助、相互救济等配套服务。2024年,带动合作农户170余户,户均增收13万元。

象山县“九蓿白鹅”

c566e99fa1c58915e80974dff0ba4a03.png.png

打造“联盟(公司)+基地+农户”模式,联盟建设共富基地,提供苗鹅、饲料、销售及技术指导,带动象山县及对口帮扶地区3000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,年销售苗鹅630万只。

长兴县“意蜂蜂业”

e6bf737a58440e316621afe683ed0c31.jpg.jpg

牵头成立长兴县蜂业协会,整合分散蜂农,建立产业联盟,打造“兜底帮扶+技术培训+三产融合”模式,实现“联农共保”。累计带动157户低收入农户,户均增收1.2万元以上。

地瓜经济模式

总部企业通过技术输出、品牌管理、市场渠道等要素辐射全国,形成“总部统筹+区域分工”的协同体系,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与产业增值。

杭州市余杭区“认养一头牛”

打造余杭区总部基地,在河北等饲料原料丰富地区建设14座现代化养殖牧场,在山东等交通物流及加工产业优势地区建设2座大型乳制品加工基地。2024年,公司奶牛存栏总数超10万头,集团总营收超过50亿元。

温州市鹿城区“藤桥熏鸡”

充分发挥总部企业统筹资源优势,通过“十统一”模式,建成覆盖全国、辐射海外的熏鸡产业。2024年熏鸡日产量突破1万只,网络零售额达2.52亿元;“藤桥熏鸡”单项产品海外累计销售1亿多只。

金华市金东区“黄氏鹌鹑”

以金东区为总部核心,通过“统一供苗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收购”模式,打造“总部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共生链条,产品销售覆盖全国。目前,鹌鹑、鹌鹑蛋等相关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,带动合作农户年均增收超7万元。

品牌营销模式

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基于畜产品品质、特色和地域文化,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形象,强化消费者认知与信任,提升品牌溢价能力。

杭州市余杭区“益媛家神鲜鸡”

c8acb5d5f3ed73247da7befc9ddb2b6c.png.png

引入土鸡中草药调理技术,增强鸡只抵抗力,提高肉质鲜美度,实现土鸡向规模化、品牌化转型。目前合作农户年产量突破600万羽,成功进驻杭州百余家高端餐饮酒店及世纪联华,累计销售额达3000万元。

温州市“一鸣奶业”

a776aa13f618499197cfcc912d9eeae5.jpg.jpg

建立奶吧标准化服务体系,打造“中央工厂+冷链物流+门店销售”的全产业链布局,产品从中央工厂到门店不超过24小时,最大程度保障食品的新鲜品质和营养成分。目前拥有2000余家奶吧门店,带动就业超1.5万人。

金华市“金字火腿”

555ba48c066dc24035c321c96befc347.png.png

打造品牌矩阵,“金字”品牌业内评估名列行业前茅,旗下“巴玛”为国内首个发酵肉制品高端品牌,“新味和”“公记”为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。产品线上销售位居各大电商平台首位,线下成为消费者首选品牌之一。

长兴县“凤集蛋鸡”

“黄天鹅”品牌鸡蛋连续三年居全国高品质鸡蛋销量第一,零售价为普通鸡蛋的4—5倍,畅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,是天猫、京东等重点蛋品供应商。制定国内首个可生食鸡蛋企业标准,入选浙江省首批“土特产”新品名单。

//
来源:浙江省农业农村厅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