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浙江2家单位入选畜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案例
最新动态
浙江2家单位入选畜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案例
2025-06-112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
日前,中国畜牧业协会遴选出112个“畜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案例”,其中浙江有2家企业成功入选。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浙江畜牧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在乡村振兴、生态保护、科技创新与公益帮扶等领域,谱写了动人的责任篇章。以下,让我们聚焦这两家典型企业,感受浙江畜牧人的初心与力量。

安吉正新牧业有限公司

传播公益慈善 关爱弱势群体

作为安吉县本土成长起来的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,安吉县正新牧业有限公司二十年如一日,将“厚德载物”理念深植企业基因,生动诠释了“企业公民”的责任担当。

相互依存,变废为宝。公司与武康桥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免费铺设沼液管道5000米,为周边2000余亩农田提供免费施肥服务,年均为农户节约成本约80万元,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业增效双赢,并与当地村民建立了相互依存相互帮扶的紧密关系。

精准发力乡村帮扶,激活“造血”动能。公司通过县慈善总会向残疾人家庭低价供应苗猪,并配套免费技术指导与培训,提供销售渠道。2024年以500元/头的价格供应苗猪77头,为残疾人节约成本7.7万元。公司在招收员工时优先安排当地人员就业,共吸纳周边农民40人,年发放薪资300万元,其中录用当地贫困劳动力、残疾人及老年人10人就业,人均年收入达5.5万元,助力弱势群体“家门口”稳定增收。

扶老助老,公益传承。公司持续每年向县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;向紫梅河护河基金捐款2万元,向村经济合作社捐款1万元,并在中秋、春节等节日为18位敬老院老人送去猪肉及礼品,慰问品每年合计在5000元以上,以恒久善举传递温情。公司职工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20%,年人均工资在5万元以上,使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,为自己挣得一份体面和养活自己的工资。

正新牧业虽然规模不大,经济效益不高,但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从未忘记社会,秉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精神,尽一点绵薄之力,将一点一滴的关爱播撒人间。公司凭借突出的社会贡献,荣获“2022年度安吉县慈善之家”和“慈善爱心企业”称号,成为当之无愧的“小而美”责任标杆。



杭州晶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
守护甜蜜事业:智能移虫技术赋能蜂业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关怀实践

面对蜂业劳动力断层与生态链脆弱的双重困境,杭州晶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AI与自动化技术为笔,在传统养蜂痛点中绘就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新篇。

术突破,创新智能养蜂移虫革命。公司历时6年成功研发养蜂智能移虫机,其核心的AI图像识别与仿生机械臂技术,实现了移虫速度40条/小时、幼虫接受率超90%,效率较手工提升3倍,降低生产成本40%,并减少蜂王浆损耗40%,引领行业从“靠天吃饭”迈向“智能精准”。该设备通过浙江省农机认定并纳入补贴目录(最高补贴30%),已在8省推广,助力蜂农1年回本,有效吸引年轻人返乡,破解“后继无人”难题。 

蜂农关怀,构建有温度的支持体系。针对蜂农老龄化,公司提供“手把手+本土化”培训(图文手册、方言教学视频、现场指导及设备“练习模式”),确保58岁以上蜂农亦可独立操作;同时构建“全天候响应+全周期保障”服务网络(24小时热线、视频指导、三年保修、备用机及农忙季临时维修点),让蜂农“用得省心、修得及时”。 

生态重塑,从产业升级到可持续发展。智能移虫机通过高精度机械臂操作,将幼虫识别率提高到99.99%,移虫成功率接受率分别达到95%、90%以上,每吨蜂王浆生产损耗减少40%。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减少65%金属消耗,生产过程无菌化控制提升蜂产品质量;同步开发的蜂王浆溯源平台,实现“养殖-生产-物流”全链条可追溯,推动行业标准化与品牌升级。公司更与浙江省农科院等机构共同制定《蜜蜂子脾移虫机》行业标准,为蜂业向“科技+生态+效益”协同发展的新范式奠定基础。

从提升0.1%的幼虫接受率到重建整个蜂业生态,从缓解一位老蜂农的腰痛到守护全球生物多样性,杭州晶雁用技术架桥,连接过去与未来,并吸引年轻人加入甜蜜的事业,赋能蜂业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关怀实践,彰显了企业的担当与社会责任。


当前,浙江省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期待更多企业以标杆为镜,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,在保障粮食安全、推动乡村振兴、守护生态家园的征程中,续写更多 “浙” 里的温暖故事!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