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2025年综合类主推技术9—肉牛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
最新动态
2025年综合类主推技术9—肉牛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
2025-04-072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
肉牛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

技术概述

肉牛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主要以稻草秸秆、玉米秸秆、鲜食毛豆秸秆、茭白鞘叶和芦笋等为主要原料,通过青贮、氨化、微贮、黄贮等方法,破坏木质素-纤维素结构,提升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,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高营养价值粗饲料,解决农作物秸秆浪费和肉牛粗饲料短缺问题。核心配套技术包括秸秆粉碎、发酵剂添加、密封贮存、日粮配置等。该技术能显著降低饲料成本,提高肉牛生产性能,同时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,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。

技术要点

(1)秸秆预处理。根据原料种类,使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切短至2-5厘米,或通过揉丝机将秸秆纤维软化,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。

(2)秸秆加工。①秸秆青贮。选择含水量适中的秸秆。其中,新鲜稻草一般添加乳酸菌剂青贮,以青贮原料中乳酸菌数量在105 CFU/g以上为宜;为提高青贮稻草营养品质,在添加乳酸菌剂基础上,可再添加糖蜜,添加量以鲜稻草的2.5%为宜。鲜食毛豆秸秆建议与玉米秆按3:7或5:5混合青贮。茭白鞘叶和芦笋秸秆建议添加乳酸菌剂青贮以提高发酵品质。茭白鞘叶也可与玉米秆按5:5混合青贮。②秸秆氨化。利用氨源处理秸秆,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结构。按每100公斤秸秆添加3公斤-5公斤尿素的比例均匀喷洒氨源。密封贮存,在常温下发酵。③秸秆微贮。利用微生物发酵剂(如纤维素分解菌、酵母菌)处理秸秆,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,生成易被肉牛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。按比例喷洒微生物发酵剂和水,压实密封。④秸秆黄贮。适用于秋季收获的干燥秸秆。将含水量较低的秸秆切短后,喷洒适量水分,添加发酵剂,压实密封。

(3)密封发酵。秸秆在贮存时应充分压实,排除空气,创造厌氧环境,使用塑料薄膜或青贮窖密封,确保无漏气、漏水现象。青贮、微贮、黄发贮酵一般需要2周-3周,氨化处理需要2周-4周。

(4)日粮配制。将处理后的秸秆与精饲料(如玉米、豆粕)按比例混合,参照GB/T 5915-2008《肉牛饲养标准》规定的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的营养需求配置日粮。其中,稻草秸秆纤维含量高,蛋白质和能量较低,需与其他高营养饲料搭配使用,可以占日粮的20%-30%;玉米秸秆营养优于稻草,青贮玉米秸秆可占日粮的30%-40%,黄贮玉米秸秆占20%-30%;鲜食毛豆秸秆蛋白质含量较高,适口性好,可直接饲喂或混合青贮,可占日粮的15%-25%;茭白鞘叶水分高,纤维适中,适口性好,可直接饲喂或青贮,可占日粮的10%-20%;芦笋秸秆纤维含量高,蛋白质较低,需与其他饲料搭配使用,通常可占日粮的10%-15%。

注意事项

避免使用霉变、腐烂或受污染的秸秆。青贮秸秆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5%-75%,黄贮或氨化秸秆的含水量应控制在50%-60%。定期检查密封情况,防止漏气或进水。青贮饲料最好在6个月内使用完毕,氨化饲料可保存较长时间,但建议在1年内使用。新引入的秸秆饲料应逐步增加,以避免消化问题。

技术依托单位

依托单位:浙江省农业科学院、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

业务科室联系电话:0571-86404123、85460318

//
来源:浙江省农业农村厅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